1. 網路模型 (Network Models)
網路模型 (Network Models) 用來劃分和組織網路通信中的各種功能
這些模型將網路的通信過程分成多層,每層負責不同的任務,這樣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處理網路中的資料傳送
最著名的網路模型有 OSI 模型 和 Internet 模型 (TCP/IP 模型)。
OSI 模型 (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)
OSI 模型 是一種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(ISO) 設計的網路架構模型,將網路通信過程劃分為七層,每一層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務。這七層分別是:
- 物理層 (Physical Layer):處理實體設備的傳輸,像是電纜、光纖或無線信號等
- 資料鏈結層 (Data Link Layer):負責建立、管理和斷開與鄰近設備的鏈結,並提供錯誤檢查與修正
- 網路層 (Network Layer):負責尋找並確定資料傳輸的路徑(即路由選擇)
- 傳輸層 (Transport Layer):確保資料從發送端到接收端的完整性,並控制資料流量
- 會議層 (Session Layer):管理與協調應用程式之間的通信會話
- 表示層 (Presentation Layer):負責資料的格式轉換和編碼,確保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能正確理解
- 應用層 (Application Layer):用戶和應用程式與網路進行交互的層,處理如 HTTP、FTP 等協議
TCP/IP 模型
TCP/IP 模型 是實際上在網際網路中使用的模型,它與 OSI 模型有相似之處,但更簡化。這個模型包含四個層次:
- 應用層 (Application Layer):處理使用者和應用程式之間的資料交換,對應 OSI 模型的應用層、表示層和會議層。
- 傳輸層 (Transport Layer):負責資料的可靠傳輸,常見的協議有 TCP 和 UDP。
- 網路層 (Internet Layer):負責處理資料的路由和尋址,對應於 OSI 模型的網路層。
- 鏈結層 (Link Layer):負責設備間的物理連接和資料傳輸,對應 OSI 模型的資料鏈結層和物理層。
OSI 模型 vs TCP/IP 模型
- OSI 模型 更為理論化,定義了七層,而 TCP/IP 模型 更簡單,將功能合併成四層
- 在實際應用中,TCP/IP 模型 被認為是最常見的實作模型,因為它符合當今互聯網的工作方式
總結
- 網路模型 主要幫助我們理解網路通信的運作方式
- 最著名的模型包括 OSI 模型和 TCP/IP 模型
- 這些模型將網路通信分為不同的層級,每層專注於不同的功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