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計算機網路 04] Physical Layer


Posted by RexWei1016 on 2025-04-08

🌐 第一節:Physical Layer 是什麼?

✅ 角色與位置:

  • Internet 五層模型的最底層
  • 負責「實際電信號或光訊號的傳輸」,例如:電線、光纖、無線電波
  • 這一層談的都是「實體硬體層面」的東西
應用層(Application)
傳輸層(Transport)
網路層(Network)
資料鏈結層(Data Link)
🔻實體層(Physical Layer) ← 傳送電壓、光訊號、無線電波

📡 第二節:Circuits(電路)與 Data Flow(資料流)

1️⃣ 實體電路 vs 邏輯電路

  • 實體電路:實際的連線,例如電纜、光纖
  • 邏輯電路:在邏輯層面看見的通道,例如多重虛擬通道的分流

2️⃣ 傳輸方式:點對點 vs 多點

類型 說明
Point-to-Point 一對一連線,常見於有線設備
Multipoint 一對多,共享電路,如 Wi-Fi 網路或乙太網路

3️⃣ 資料傳輸方向(Flow):

類型 說明
Simplex 單向傳輸(如電視)
Half-Duplex 雙向但一次只能一方傳輸(如對講機)
Full-Duplex 同時雙向傳輸(如電話)✅ 現代網路標準

🔀 第三節:Multiplexing(多工技術)

為什麼要多工?

  • 節省成本:多個資料流共用同一條高頻寬通道

📘 類型一覽:

類型 原理 說明
FDM Frequency Division 不同頻道各用不同頻率,例如廣播
WDM Wavelength Division 光纖專用版 FDM,不同波長做分工
TDM Time Division 不同裝置輪流佔用傳輸時間(輪班)
STDM Statistical TDM 智慧型 TDM,根據實際流量分配時間

📶 第四節:Media(傳輸媒介)

📦 有線媒介(Guided Media)

類型 優缺點 應用
Twisted-Pair(雙絞線) 便宜、100 公尺以內、受干擾但普遍 LAN 網路、電話線
Coaxial(同軸線) 雜訊少、距離可達 2 公里 有線電視、網路
Fiber Optic(光纖) 最快、貴、500 公尺~100 公里 幹線、海底電纜

光纖細分:

  • Multimode:多光路(短距離)
  • Single-mode:單光路(長距離)

📡 無線媒介(Wireless Media)

類型 優點 缺點 應用
Radio 靈活、行動裝置 易受干擾 Wi-Fi、藍牙
Microwave 高速、可做骨幹 需視距,受天氣影響 無線基地台
Satellite 跨國通訊 延遲大 國際通訊、電視

🔢 第五節:Digital 與 Analog 傳輸方式

✨ 核心差異:

類型 資料型態 表現方式
Digital 0 / 1 電壓高低(如 +5V = 1)
Analog 連續波 波幅、頻率、相位變化

📤 數位資料 → 數位傳輸(Digital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Data)

🔡 編碼方式:

  • ASCII、Unicode 等文字編碼
  • 每個字元用一組 bits 表示

🚚 傳輸模式:

  1. Parallel:一次多個 bits(短距離)
  2. Serial:一個 bit 一個 bit 傳(長距離)

📶 常見編碼(Signaling Techniques):

編碼 特性
Unipolar 僅正電壓與 0
Bipolar NRZ 用 + 和 - 代表 1/0
Bipolar RZ 回歸 0 同步好
AMI Alternating Mark Inversion,交錯編碼
Manchester 中間電壓跳變判斷 1/0(10Mbps Ethernet)

🎚️ 數位資料 → 模擬傳輸(Analog Transmission of Digital Data)

  • 需用 Modem(調變器)
  • 將 0/1 編碼進波形的特性(稱為「調變」)

📊 三種調變方式:

名稱 對應鍵控名稱 改變什麼
AM(ASK) 振幅鍵控 改變波高
FM(FSK) 頻率鍵控 改變波速
PM(PSK) 相位鍵控 改變波開始點

常見技術:QAM(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)就是結合 AM + PM


🔄 模擬資料 → 數位傳輸(Digital Transmission of Analog Data)

透過 Codec(編碼解碼器) 處理語音轉數位:

PCM(Pulse Code Modulation)步驟:

  1. 採樣(sampling)
  2. 量化(quantizing)
  3. 編碼(encoding)

📐 相關理論知識:

  • Nyquist 理論:採樣頻率須大於訊號頻寬的 2 倍(CD 為 44.1kHz)
  • Shannon 定理:頻寬與訊噪比決定理論最高資料率
    C = B log2 (1 + S/N)

📞 聲音在電話線的頻寬:

  • 人聲主要頻率:300 ~ 3400 Hz
  • 電信傳輸範圍設定為 4000 Hz,含 Guard Band

🧩 第六節: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(管理觀點)

  • 數位線路通常最便宜也最穩定
  • 語音與數據網路逐漸整合
  • 有線網路通常比無線更安全、更穩定

#計算機網路







Related Posts

不用框架實作 React 第一次渲染 SSR + Routing

不用框架實作 React 第一次渲染 SSR + Routing

Ruby 學習筆記-Symbol(符號)

Ruby 學習筆記-Symbol(符號)

Day 113

Day 113


Comments